您的位置: 主页 > 迷失单职业 > 阿富汗珍宝展|保护国单职业传奇sf宝:阿富汗珍宝背后颠沛流离的故事

“一带一路文明印记·阿富汗古代珍宝展”系列报道⑶

有着“黄金之丘”称号的阿富汗蒂拉丘地出土的黄金王冠,由上百枚金片锤砧而成,即使放置再玻璃展箱内,也能摇曳生光;刻有希腊女神像的银鎏金饰板,从其清晰的纹路中,可以窥见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汇;展示印度佛教寓言故事《本生经》的象牙雕刻饰板,见证了佛教文明在贵霜帝国的繁荣昌盛……来自阿富汗的文物,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,都美得让人惊叹不已。

2月1日,《文明的回响: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》展正式在成都博物馆对公众开放。这是2018年伊始,四川配合推动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建设,举办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文明系列展中的首个重磅大展,也是成都博物馆继2017年《丝路之魂——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》《帝国夏宫——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》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优秀文明展后,再度聚焦丝路古代珍贵文物。

无论是点缀着玛瑙和绿松石的黄金制品,还是极具风情的女神雕像,都使人无法将眼睛从其身上移开。文物美则美矣,但掀开美丽的皮表,能在其血肉中看到几代人为守护文明所付出的心血甚至于生命。在这批文物来到中国前,它们在故乡阿富汗曾遭遇战火纷飞、文物洗劫和政治动乱。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现任馆长穆罕默德·法希姆·拉希姆感叹:这批文物能来中国,真的很不容易。

阿富汗珍宝展|保护国单职业传奇sf宝:阿富汗珍宝背后颠沛流离的故事

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被摧毁

来之不易

历经坎坷的考古发掘

阿富汗,这个坐落在亚洲心脏地区的国家,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,也是古代文明的中心。

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草原文明、希腊-罗马文明和汉文明、印度文明,都曾在这里碰撞并沉淀出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
也是因为其高原山地的复杂地理环境,导致欧亚大陆上那些传奇帝国,无论是亚历山大东征、波斯萨珊、印度孔雀王朝,还是唐帝国的扩张,皆到阿富汗为止。所以,其时常作为强大文明军事扩张的极限边缘地带。

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让阿富汗成为文明的十字路口。在这里,能看到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汇融合。所以,阿富汗成为考古学者的向往之地,特别对西方人而言,他们渴望能找到亚历山大东征在此留下的痕迹。

西方人对阿富汗考古的浓厚兴趣,直接影响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文物的发掘出土。

最早在阿富汗获得考古垄断权的是法国人。在阿富汗近现代考古历程中,法国人一直是主力军。哪怕是在2012年美国宣布撤军阿富汗,世界各国考古机构都陆续撤离的情况下,法国考古学中心(DAFA)仍是唯一还坚守在阿富汗的非本土考古机构。

为法国打开阿富汗考古大门的人,叫阿尔佛雷德·富歇,是一名东方学家。1922年5月,富歇秘访阿富汗首都喀布尔。4个月后,他谈下一桩大合同:成立阿富汗法国考古代表团,垄断未来30年阿富汗的考古权利。

但令人遗憾的是,富歇的阿富汗考古发掘之路过于困难重重,作为法国考古代表团的领头羊,他备受全世界瞩目,因为大家都想看看,作为第一个打开阿富汗这座宝藏的考古团,究竟能在这片土地发掘出什么。

压力缠身的富歇,不得已在1926年被迫引咎辞职。心碎不已的他,此后从未踏足阿富汗。

阿富汗珍宝展|保护国单职业传奇sf宝:阿富汗珍宝背后颠沛流离的故事

法国考古学家约瑟夫·哈金

1936年,约瑟夫·哈金接过富歇的担子,成为考古代表团第二任领军者。而在此时,法国考古队也面临着必须要向世人展示工作成果的困境。

幸运的是,不到一年时间,哈金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。在贝格拉姆的发掘中,出土了一个长200米、南北长100米的矩形建筑遗址。

阿富汗珍宝展|保护国单职业传奇sf宝:阿富汗珍宝背后颠沛流离的故事

贝格拉姆遗址发掘出的文物

更令法国人惊喜的是,考古学家们之后相继在其中发现了两个密封于2000多年的房间,分别为编号10和编号13。后来的研究表明,它们是用于储存“丝绸之路”货物的巨大货仓。

此次成博展出的文物中,无论充满印度风情的一系列象牙雕刻版,还是人面鸟身的紧那罗釉陶水壶,皆来自这个遗址。

1964年到1978年,法国考古队主持了阿伊哈努姆遗址的发掘。这座完全典型希腊化的城邦,可以说是满足了西方人在阿富汗寻找亚历山大东征痕迹的夙愿。

随着富歇的去世,法国在阿富汗的考古垄断权逐渐失效。日本、苏联相继进入阿富汗,其中最值得惊叹的,是苏联考古学者在蒂拉丘地的文物发掘。

在此次阿富汗展的展厅中,最耀眼的莫过于那一排排“闪瞎眼”的奢华金器,其中大多来自被称为“黄金之丘”的蒂拉丘地。

1978年,苏联考古学家维克托·萨瑞阿尼迪和他的团队,在此发现了6座葬墓,分别为5位女性和一位男性,他们周身被黄金环绕所制成的饰品环绕。这些黄金王冠、胸针、戒指、腰带,虽被掩藏了千年,但依旧焕发出亮眼的光芒。

一共出土了21618件黄金饰物的蒂拉丘地,被称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,其中黄金宝藏的数量,可与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葬比肩。

如同戏剧中的盛大谢幕一般,蒂拉丘地的文物发掘,也意味着阿富汗考古一个历史时期的盛大落幕。

1979年,阿富汗局势开始动荡不安,苏联军队进入,以此为时间节点,阿富汗的文物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命运。

时局动荡

文博工作者与珍宝共存亡

邵学成,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,近日,他做客成都博物馆为阿富汗展讲解助威。

邵学成谈到了这批文物背后所经历的坎坷身世;“大家都知道,1979年阿富汗陷入地区动乱后,其战争状态已经持续了将近40年。40年的战争,会摧毁掉一个民族所有的自信和自尊。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些文物,是当时深陷战火的阿富汗文博工作者千方百计保护下来的民族瑰宝。这是一个非常残酷、漫长的过程,好多人因此流落他乡,或遭到恐怖分子迫害,但他们还是一心想要将国家的文物保留下来。”

Copyright © 单职业私服 http://www.780a.com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