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业内影人热议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:“传销式营销”易被跟风
“包场战术”是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行为,毋容置疑(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剧照)
点击图片进入:产业分析人士批自买票房行为:属恶意竞争 确有钻空子
凤凰网娱乐讯 3月23日,凤凰娱乐经深度调查,发现电影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存在内部预购票房、片方包场等“买票房”行为,并且涉嫌传销,此报道一出,引发业内和观众热议。随后我们采访产业分析人士,其称此前周宝林处长“不是传销,有待研究”的言论不能代表总局官方观点。对此,凤凰娱乐连线麦特文化传媒总裁陈砺志、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、电影营销专家关雅荻,进行二度解读。
陈砺志:定性“传销式的营销”更合适,不健康行为或被跟风
陈砺志认为,该片方是否有“传销”行为,需要法律的界定,他个人比较同意这是一种营销新方式的说法,“更合适的描述或许是‘传销式的营销’。”他分析称,片方大量包场的行为首先可以保证排片,然后可以营造高票房假象,,诱使一些观众进场,不过由于此片质量太差,看来并没能达到效果。
据陈砺志介绍,业内很多片方都有过包场行为,内部总结时也会单独计算包场票房,但这些电影大多具有良好的质量。而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这样大规模的包场行为还是头一回见到。他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健康,对行业的影响是负面的。“首先它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,并造成金钱和影院资源上的浪费,同时‘占了影厅却没人看’,对其他同期电影也非常不公平,长远来看,中国电影市场还在发展期,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跟风模仿,向不良的趋势发展。”
有媒体连线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导演虞军豪求证,他表示这一消息是竞争对手的蓄意抹黑行为,一切都要以总局的说法为准。对此,陈砺志笑言,这个档期的影片恐怕都没有这么大的财力去抹黑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。
彭侃:这是单一事件不易被跟风,对普通片方来说是赔本生意
彭侃则认为这是一次“单一事件”。首先,通过预售票房进行造势,从而达到宣传目的,是业内的一种常规做法,“好莱坞也有这样的营销手段,如《饥饿游戏》前三天就能预售出两万场,只不过此次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的造势太假,那么多包场,影厅内却是空的,引发了大家的嘲笑。”
其次,电影公司进行这种做法的首要目的是盈利,会评估贴补之后所达到的真正票房能否收回成本,“而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大肆包场,却没有达到引诱观众的目的,肯定是单赔本生意。但片方可能不是正常公司,或许有别的渠道来消化成本。”
彭侃表示,这次事件还是看出中国电影市场机制不成熟,“成熟的市场会自动调节。而现在的市场存在很多灰色空间,片方营销本来就存在自己的灰色地带。比如水军,虽然是不正当竞争,但很难定性是否违法。而扎入电影市场的资金来源也各不相同,这也导致了片方不同的做法。”
关雅荻:现在定性为时过早,与三八档电商砸钱行为有本质区别
电影营销专家关雅荻非常关注和好奇此事,但因为信息还太少,他认为不好定性,对于电影行业究竟有什么影响也不确定。
有人认为,《单职业变态传奇》的包场行为与“三八节”电商包场请消费者3.8元看电影的行为是类似的。关雅荻否定了这种观点,“两者本质是不同的,‘三八节’那次是跨行业介入电影市场,商家将电影票作为促销品回馈自己的顾客,没有任何一方受害,没有坏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