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主页 > 传奇单职业 > 四个转变,充满发展活力的“青海新路” 访援青干部、海西州政府

四个转变,充满发展活力的“青海新路” 访援青干部、海西州政府副秘书长周国栋

2017-04-23 09:48 来源:青海新闻网_discard

原标题:四个转变,充满发展活力的“青海新路” 访援青干部、海西州政府副秘书长周国栋

青海新闻网讯 周国栋,2016年8月援青,现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。来青前任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稽察办处长。

4月18日一整天,周国栋都处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中,记者几次预约采访都未能实现。他要么在会场,要么就是在处理紧急公务,直到下午下班半个多小时以后,才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
时间宝贵,没有寒暄,记者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:周副秘书长,你在来青海之前,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,以你的工作经历和对全国改革发展全局的了解,请谈一下你对我省落实“四个扎扎实实”实现“四个转变”的认识。

虽然略显疲惫,但周国栋一听这个话题,立即 显得 兴奋 起来。他侃 侃而谈,语调温和谦逊,思路却十分清晰,显然对怎样落实“四个扎扎实实”实现“四个转变”考虑已久。

他说,“四个转变”是青海省委立足省情、深入调研、潜心研究,创造性提出的发展新思路,这是深化省情认识,,推动“四个扎扎实实”落实的重大创新。

虽然到青海工作还不到半年时间,但周国栋对青海60多年以来先后经历的“三线建设”“、资源开发”、西部大开发等如数家珍。他说,通过青海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,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,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得到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。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,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,尤其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,青海发展的传统优势逐步减弱,长期积累的资源消耗高、要素投入粗放、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缓慢、经济结构不合理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凸显。从全国情况看,青海不仅经济总量很低,与东中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差距还在拉大。迫切需要解放思想、转变发展理念,用全新理论指导青海经济社会发展。

周国栋条分缕析地对记者说,青海是三江源头,承担着“中华水塔”的重要生态作用。习总书记指出,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。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、生态强省的转变,深刻阐述了青海这样一个经济总量小,但生态地位重要的区域如何发展的问题。深入挖掘青海在国家生态安全层面的战略优势,努力提升青海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,将潜在的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,以实现青海绿色崛起;

青海常住人口500多万人,仅高于西藏自治区,是一个人口小省。但青海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超过47%,仅次于西藏、新疆而高于宁夏、广西、内蒙古3个民族自治区。多民族、多宗教的禀赋决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在青海全局工作中的特殊地位。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,指明了在多民族聚居、和谐共荣的现状之下,未来青海实现长治久安的奋斗目标;

青海地大物博、资源富集,是全国资源最为富集的省区之一。以海西为例,其钾钠镁锂、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位居全国首位,且具有储量大、品位高、类型全、分布集中、组合好等特点,同时太阳能、风能 等新 能源 资源 位居 全国 前列。2005年国家把柴达木盆地批复为全国首批十三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,将海西州的发展从地方战略上升为了国家战略。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,指明了未来青海转换发展动力的主攻方向。

青海为全国四大牧区之一。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、养殖、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,深刻阐述了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、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,把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农牧民日常生产生活全过程,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,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,形成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互动互促的良好局面。

周国栋说,格局决定命运,思路决定出路。深刻领会“四个转变”的精神内涵,以思想解放扫除障碍,以观念突围开辟空间,在推进“四个转变”中贯彻落实“四个扎扎实实”的重大要求,坚定信念、经受历练、增长才干、贡献力量,也是我们援青干部的庄严使命和历史担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单职业私服 http://www.780a.com 版权所有